1單位職工醫保的參保范圍是什么?
單位職工醫保的參保范圍為,我市所有用人單位及其在職職工、退休人員。
2單位職工醫保的繳費標準是多少?
醫療保險費包括職工基本醫保費和大額醫療互助金兩部分。
(一)職工基本醫保費:
1.生育保險費并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統一按本單位繳費基數的8%繳納;
2.在職職工按本人繳費基數的2%繳納。
(二)大額醫療互助金:
1.在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其本人基本醫保繳費基數的1.5%繳納;退休人員由用人單位按參保單位基本醫療保險人均繳費基數的1.5%繳納大額醫保費。
2.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每人每月繳納5元(2017年標準)。
3用人單位及職工如何繳納醫療保險費?
參保單位及其職工應繳的醫保費每月15日前由單位通過地稅部門征繳,其中職工個人應繳的醫保費由單位按月從職工的工資收入中代扣代繳。 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按規定辦理退休時,其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男應滿30年、女應滿25年, 其中本人在我市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實際繳費年限滿10年,可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4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參保條件以及辦理程序?
1、參保條件:
(1)具有我市戶籍,年滿16周歲以上,且無用人單位的城鄉居民;
(2)市外戶籍的以下人員:年滿16周歲以上,且男未年滿60周歲、女未年滿55周歲,在我市靈活就業的人員;已在我市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并按月享受基本養老待遇的無用人單位退休人員。
2、辦理程序:到本人戶籍所在地、居住地或靈活就業所在地的街道(社區)社會保障服務機構辦理參保(接續)登記手續。
5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后享受醫保待遇的時間?
(1)單位參保職工從用人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次月起享受醫保待遇;
(2)以個人身份首次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自參保繳費6個月后享受醫保待遇;
(3)流動就業人員從中斷醫療保險繳費之月起,應在3個月內接續醫保關系。原隨單位參保職工,從單位離職后以個人身份接續我市職工醫保的,對3個月內接續并補繳中斷繳費期間費用的, 從完清費用的次月起享受我市醫保待遇;其補繳費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按規定予以支付。超過3個月接續參保的待遇等待期為6個月。
6醫保費用出現欠費后,對醫保待遇有什么影響?
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欠繳醫療保險費的,從欠費的次月1日起暫停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在3個月內足額補繳應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的,按規定支付有關醫療保險待遇;超過3個月足額補繳的,從繳清醫保費的次月1日起享受醫保待遇。 欠費到補清期間,參保人員個人賬戶資金按規定補計;發生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對職工造成的損失,由用人單位承擔。
7參保職工可享受哪些醫保待遇?
有3方面的待遇:一是個人賬戶;二是住院報銷;三是特殊疾病門診報銷。
8單位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可劃入多少錢?
個人賬戶劃入標準: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額劃入本人個人賬戶(即社保卡上);
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按以下比例劃入職工和退休人員個人賬戶:
(1)35歲以下的職工,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3%劃入;
(2)35歲至44歲的職工,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5%劃入;
(3)45歲以上的職工,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7%劃入;
(4)退休人員按本單位在職職工人均繳費基數的4%劃入。
9參保人員如何選擇醫院就醫?
(1)參保人員可自由選擇在全市所有定點醫院普通門診,在全市所有定點零售藥店刷卡購藥,即時結算。
(2)參保人員在本區縣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和市內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自由選擇。 在市內非參保所在區縣(自治縣)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應報經參保所在區縣(自治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未備案的,住院起付線提高5%,同時報銷比例下降5個百分點。
10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人員范圍和結算方式?
(1)人員范圍: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和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因病情治療需要,轉往市外住院就醫的人員;在市外突發疾病臨時住院就醫的人員。
(2)結算方式:參保人員在異地聯網醫院應持本人社保卡就醫,出院時,只需要根據就醫醫院出具的《跨省異地就醫住院結算單》結清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其余費用由就醫醫療機構墊付。
異地就醫結算時,執行就醫地的醫保目錄,醫保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等待遇政策執行參保地政策。
其中我市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實行“一單制”結算,參保人員在國家異地就醫平臺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中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職工大額醫療互助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以及市級公務員醫療補助等都一次性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