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交社保的話,“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哪個更劃算?
好像在廣大人民心中,一直都存在這樣一個偏見,就是職工社保是需要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出資繳納的,沒有工作就不能繳納職工社保,從而也就無法享受到優厚的職工社保待遇。但是你知道嗎?國家也是有這方面的考量的,個人繳納社保也是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繳納職工社保的,還可以以本地居民身份繳納居民社保,但是公司和個人共同出資就只能繳納職工社保。那么這時候,很多人可能就會有一個疑惑,如果自己交社保的話,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究竟交哪一個更劃算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的主要區別
區別之一就是繳費周期不同。職工社保按月繳費,居民社保大部分都是按年繳費,而且繳納的額度每年會有一定的提升。
區別之二就是繳費受眾不同。職工社保主要面向的是與用人單位簽立了勞動合同的人口,與是否為本地戶籍或者農村城鎮戶籍無關,還有一種是工商業者、委托存檔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大部分地區這類人的社保管理會與戶籍掛鉤。居民養老保險主要是面對當地戶籍的城鎮居民,或者農村居民中沒有被城鎮養老保險覆蓋的勞動者。也就是說,居民社保是有戶籍限制的,而職工社保一般沒有戶籍限制。
區別之三繳費標準不同。職工社保一般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是法定強制,沒有補貼,但是具體的繳費標準,各地根據具體的收入水平各自規定。而城鄉居民社保自愿參保,按年繳費,費用個人承擔,可享受補貼,而且繳費標準可分多檔自選。
區別之四就是領取的養老金額度不同。兩種養老保險發放的特點都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一般來說職工養老金全國月人均2600多,而居民養老待遇比較低,全國月人均130多。
區別之五就是福利待遇不同。所謂的福利待遇,主要涉及方面是報銷待遇不同。職工社保報銷的待遇明顯高于居民社保。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究竟交哪種社保更劃算?
如果參加職工社保的話,每年需要自費1萬到1萬5左右,而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可以多檔自選,每年幾百上千不等。至于選擇哪種更劃算,還是要根據大家的個人情況來看,比如說經濟狀況和年齡等等。總之堅持一個原則,不論哪種選擇,都符合“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這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