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置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hr知識

HR知識
職場文摘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單位同意嗎?

  申請工傷認定必須單位同意嗎?提交材料有時間限制嗎?沒簽勞動合同能申請嗎?一文帶你讀懂工傷保險。

  01.什么情形應當認定為工傷?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ㄒ唬┰诠ぷ鲿r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ㄋ模┗悸殬I病的;

 �。ㄎ澹┮蚬ね獬銎陂g,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02.什么情形視同工傷?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ǘ┰趽岆U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ㄈ┞毠ぴ谲婈牱�,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03.申請工傷認定,需提交哪些材料?

  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04.需要單位同意嗎?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同時,《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勞社部函〔2004〕256號)第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職工所在單位是否同意(簽字、蓋章),不是必經程序。

  所以,發生工傷就算單位不為職工申請,職工也可以自己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05.需要工友證明嗎?

  在實踐中,當勞動關系難以確認或對受傷事實有爭議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也需要酌情對工友開展調查核實。

  如申請人在申請工傷認定時主動提交了工友的相關證明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認定申請,縮短辦理時限,快認快結,及時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06.未簽訂勞動合同,受傷后怎么申請工傷認定?

  對于沒簽勞動合同的情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安全監督總局、全國總工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人社部發[2014]103號)中規定:對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參照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工作證、招工登記表、考勤記錄及其他勞動者證言等證據,確定事實勞動關系。

  07.提交工傷認定材料有時間限制嗎?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1年內可以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應按規定和前述時限提交相應材料,但當事人就確認勞動關系申請仲裁或提起民事訴訟的情形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時限內。

  注意!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08.對工傷認定有爭議怎么辦?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09.什么情形下可申請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第六條規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及時救治,并按照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職工被認定為工傷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以持工傷認定決定書和有關材料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書面申請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ㄒ唬┯萌藛挝槐灰婪ǖ蹁N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

  (二)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費用的;

  (三)依法經仲裁、訴訟后仍不能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法院出具中止執行文書的;

  (四)職工認為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其他情形。

  10.退休后鑒定出職業病能否申請工傷認定?

  辦理退休手續后,未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退休人員,若曾經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當時沒有發現罹患職業病、離開工作崗位后被診斷或鑒定為職業病的,可以自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相關閱讀:你了解補償金、賠償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代通知金幾者的區別嗎?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 時間: 2023-12-05 13:37

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凡本網的所有原創作品,包括標有“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中國勞動關系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您因版權等問題需與本網聯絡,請在15日內聯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