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在本次醫保條例立法聽證上,提出了將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統籌使用、統一核算”,用職工醫保基金的結余,填補居民醫保不足,以實現不同醫保制度的整合和互濟。既是“新醫改”還未明確三種醫保如何整合,制度、繳費、待遇也未統一情況下,廣州撇開這些獨自立法實行三種醫保資金統籌使用、統一核算的路子是可以走通的。
整合三大醫保資金的做法能夠有效解決單打獨奏出現的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出現不足、缺口問題。這種統籌性、互助性做法從本質上屬于金融互助基金形式。其機理是采取積少成多、蓄水池式統籌支付參保人員的零星支出,從而使得資金池子里總會保持一定水位,這個資金水位是職工醫保繳費較多流入的。在醫保改革的過渡期,為了解決居民醫保資金不足采取互助基金形式不失為聰明之舉。
但是,其前提是不影響繳費較多的職工醫療保障。如果操作得當也不會影響到職工利益,比如:對于長期平均穩定結余資金適度進行投資,以達到保值增值目的等。至于說是否富幫窮或者劫富濟貧?筆者認為,不必過于較真。實際上類似互助性資金還有許多,比如:公積金機制。公積金繳納比例各個單位、各個職工都不一樣,但是,由于統籌到一起后,只要職工不建房、修房,實際上無論繳納多與少都讓購房、整修房屋或者公積金貸款者使用了。
當我們對廣州三項醫保資金整合互濟的做法在給予肯定的同時,最少有三點必須著重強調:
第一,不要侵害到城鎮職工高繳費者的利益。如果將職工結余資金彌補了居民醫保資金缺口,從而使得職工醫保水平下降,甚至就醫住院出現沒有足夠資金保障,那么,這種做法就失敗了。實際上城鎮職工大多都是工薪階層,嚴格意義上也談不上富人,都是職工工資的辛苦錢繳納的醫保費用,而到頭來讓政府挪去互濟居民醫保資金缺口,從而造成職工利益受損。這就是失職了。
第二,就像一些專家所言:統一核算職工醫保基金和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并無不當。但是在設計統籌使用制度的過程中可能還要考慮統一參保待遇、就醫管理、基金管理等相關問題,真正清除參保身份帶來的差異,體現社會公平。消除參保身份差異,實現社保醫保待遇公平,也許是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
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實行三項醫保資金整合互濟不能授民眾于財政卸包袱、推卸責任之把柄。根據國家規定,居民醫保基金的缺口,由政府財政掏錢填補,但目前政府財政未掏錢彌補這個缺口,卻通過三項資金統籌互濟,實際上由職工醫保節約資金彌補。等于是職工醫保結余資金給政府財政埋單。以筆者看,三項醫保資金互濟可以,但是,政府對于醫保欠賬必須償還充實。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醫療資金集中支付造成的職工醫保待遇打折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參保職工、居民和新農合者的醫保待遇水平。
對于三大醫保資金整合互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三項醫保資金互濟后,財政資金不能卸包袱,應該盡快償還欠賬。按照報道說,廣州居民醫保四年欠賬5億元。那么,根據廣州統計數據披露,2011年廣州地方性財政收入接近1000億元,醫保四年欠賬5億元,僅為千分之五。因此,醫保缺口主要在財政欠賬,補上財政欠賬是解決缺口的有效途徑。絕不能出現城鎮職工埋單、財政耍賴的情況。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 |
時間: 2012-12-14 16: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