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崔朝陽報道:《廣東省就業促進條例》(送審稿)近日在省法制辦網站(http://www.fzb.gd.gov.cn/)發布,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根據草案,失地農民就業、企業濫用實習生以及外國人就業等將得到保障或規范。該條例已納入省人大今年立法計劃。
制度保障失地農民就業
目前廣東的失地農民有近300萬人,其中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近100萬人。由于技能低、扶持政策不明確,具有剛性的約束機制欠缺等原因,農民失地即失業的現象比較普遍。條例(草案)設立了失地農民就業保障制度,明確了對失地農民就業的相關政府責任,對受益企業責任作出相應規定。
根據草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被征地農民就業保障制度,確保被征用土地且有就業需求的家庭成員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
因土地征用而直接受益的企業,應當按照一定比例安排符合崗位要求的被征地農民就業,具體比例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確定。
實習生超量企業受罰
目前,企業多招、濫招實習學生現象嚴重,有的服務性企業甚至100%使用實習學生,而且超時工作、勞動衛生安全權益得不到保障等現象嚴重。
條例(草案)對此作出了規范:實行企業使用實習學生數量調控制度,企業使用實習學生數量不得超過職工總數的30%,具體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另行制訂。企業違反規定使用實習學生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按每超過一人處以500元的標準罰款。
實習學生是指全日制大中專院校、職業技術院校、技工學校到企業實習的尚未畢(結)業的在校學生。
招用外國人應繳納就業金
條例(草案)的另一亮點是,建立招用外國人就業金制度。
條例(草案)借鑒新加坡實行分類調控并征收就業金、香港對家庭雇工征收就業調劑金等做法,對招用外國人應繳納“就業金”作出相關規定。就業金的征收標準與崗位技術性和擬招用的外國人的技能水平掛鉤,以引導和推動企業招用廣東經濟建設急需的高素質人才,調控一般勞動力來粵就業給廣東城鄉居民就業帶來的沖擊。
作者: |
來源: 羊城晚報 |
時間: 2008-07-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