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豐俊 通訊員 曾德明)9.4%和34.1%!廣東工資增幅遠低于稅收增幅;政府樓堂館所越來越豪華,教育、醫療等民生支出卻不見快速增長……在昨日省政協機關舉行的重點提案辦理會上,省農工黨提出稅收增量應更多用于改善民生。
壟斷行業拉起工資增長假象
省農工黨在其提案《關于稅收增量應更多用于改善民生的建議》中指出,公共財政并沒有相應地傾向于民眾,全國稅收一年增收了1萬多億元,其中廣東稅收增收1800多億元,按照我國現行的《預算法》以及《預算法實施條例》,超收收入的安排使用由政府自行決定,只需將執行結果報告人大。這筆數量驚人的稅收增量資金不經過任何審查程序,也不受任何約束和監督,政府就可自行支出。可是,政府在民生問題上的支出卻遠遠不足。政府的樓堂館所越來越豪華高檔,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支出卻不見快速增長。
而據廣東省統計局統計,2006年,廣東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6186元,比上年增加2227元,年增長速度為9.4%.從全國和廣東兩組數據來看,全國12%的工資增幅與30.8%的稅收增長,廣東9.4%的工資增幅與34.1%的稅收增幅都很不相稱。
提案稱,目前,物價上漲特別是農副產品的高漲,已影響到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雖然民政部門已對低保戶和困難群眾實行臨時補貼,但這畢竟只是杯水車薪。據調查,超過八成人根本沒有感覺到工資的增長,只是壟斷行業的高工資拉起了工資增長的假象。
全省財政平穩增長難度加大
對于省農工黨的建議,省財政廳副廳長曾志權表示,2003年-2007年,省級財政民生投入976億元,占省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從2003年的50.07%提高到2007年的55.56%,增加了5.49個百分點。他說,今明兩年,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出口貿易面臨巨大挑戰,我省保持財政收入平穩快速健康增長的難度加大,加上我省對口援建汶川地震災區的任務繁重,今明兩年省級財政收支矛盾凸現。
作者: |
來源: 廣州日報 |
時間: 2008-1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