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
|
|
行業新聞 |
|
|
|
廣東政府稱兩月發停工事件36宗
|
近期,廣東省發生了一系列勞動關系不和諧事件,引起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汪洋書記、黃華華省長多次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專題工作會、電視電話會,并下發多份文件作出系列工作部署,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專項檢查和調研工作。在此背景下,省政府及時出臺了《關于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的指導意見》,提出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切實加強對企業職工的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的轉變,促進我省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省政府、省委宣傳部前、昨兩日專門召開座談會,政府、企業、專家發表了各自的意見。
近況:大部分停工事件得到了妥善解決
在座談會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歐真志廳長說,近期省里最近頻發因員工要求加薪而引發的停工事件,5月25日到7月12日,共36宗,涉及到600多人。但目前大部分停工事件得到了妥善解決。現在大部分停工事件的企業員工工資上漲100—500元。
據了解,發生事件的地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行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如汽車配件、電子等。人群也較為集中,90%都是生產一線的員工。而反映的訴求集中,主要要求改善工資待遇。歐真志說,這些工人訴求表達也較為理性,事件并不過激。
歐真志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后,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了解并采取措施。省里多次召開會議,汪洋、黃華華、肖志恒等領導多次指示要盡快妥善處理。省各部門第一時間協調聯動、迅速解決,公安部門高度重視,避免了事件惡化。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時了解用工情況,疏導員工情緒,推動勞資雙方協商。
而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中,企業積極回應,主動解決問題。事件發生后,企業積極與上級部門聯系,積極了解員工訴求。同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對勞動關系不穩定的企業進行大排查,結果發現廣州有120余家企業存在勞資關系不穩定,深圳14家,珠海8家。隨后各級勞動部門又深入開展檢查,對不合格企業采取責令整改、行政處罰等手段,及時處理了拖欠、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對這些情況高度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勞資關系不穩定企業進行了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加強企業的法制觀念及用工規范培訓。并加快研究制定相關措施,制定構建和諧用工環境的新措施。
歐真志認為,近期發生了個別勞動關系不和諧事件,這主要是由于少數企業落實法律法規不到位、用工管理模式和理念偏差、人文關懷不足等問題而引發。《關于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將促進全面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工程啟動。也將落實現行的法律規定作為對職工最大的人文關懷,作為改善用工環境的最重要舉措,強調一方面要全面推動勞動、安全生產、職業衛生保護、工會組織、婦女權益保護等法律法規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要注重督促企業清理違反法律法規的規章制度,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時要引導企業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實行人性化管理,不斷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升職工福利待遇水平。
關鍵:要把“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落到實處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在勞動關系領域,職工的文化素質、價值觀念以及社會需求正發生重大結構性轉變,實現體面勞動和有尊嚴地生活正成為職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取向和集體意識。主動適應這種轉變,是對廣東省的重大考驗,也是廣東解決矛盾實現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契機。
“這種情況下把‘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落到實處就更為重要。”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陳宗文說。
他認為《關于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的指導意見》把“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納入經濟轉變方式之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能否得到真正落實,關鍵是能否建立健全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勞動法律法規,強化法律執行,樹立法律權威。
不少學者認為,國家和省一直高度重視勞動領域法制建設。國家出臺了勞動法、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節仲裁法等法律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職工帶薪休假條例等行政法規,我省在企業集體合同、勞動監察、社會養老保險、廠務公開、工傷保險、工資支付等方面也制定了相應的地方性法規,為營造良好用工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但現有法律法規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仍存在認識不充分、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部分法律法規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變化,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
陳宗文告訴記者,除強化法律執行以外,省總工會還將多層次推進職工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的活動。比如盛夏來臨,省總工會將全面啟動“高溫送清涼”活動,切實維護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還將開展關心職工心理健康活動,將投入120萬元,邀請大批心理學專家,進行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輔導,并免費為職工放電影1000場,成立一個有1800萬元的困難職工關懷基金。
另外,今年省總工會還要力促職工工會組織健全,預計今年新增工會會員100萬。成立“廣東省工會法律律師服務團”,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開展“構建和諧企業“活動,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在年底評選、表彰一批勞資關系和諧的企業。
企業:隨著利潤增長,將不斷改善員工待遇
會上,專家表示,連續發生多起事件,主要在于一線員工加班太多,正如馬克思的理論,通過延長絕對勞動時間來榨取剩余價值,工人是會反抗的。企業主首先要明白只能依靠知識進步和科技創新才能增加利潤。其次要明白最終還是依靠人,所以要加強對人的關懷,提高工人待遇刻不容緩。
有專家說,建國初期員工工資占企業支出的比重為60.58%,2008年此數據為39.2%。企業利潤建國初期是14.56%;2008年為30.34%,通過調查288家企業,加上加班工資,員工的平均工資為1906元,僅相當于全省在職員工平均月工資的73.6%,因此一線工人的工資需要提高。
在此次全省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座談會上,一些企業就提高工人工資,改善用工環境等方面談了看法。廣州寶潔有限公司副總裁高云松在會上介紹,寶潔一直堅持為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員工還可以購買美國寶潔公司的股票。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寶潔也未辭退一名員工。寶潔嚴格控制員工加班,并實行彈性工作制度。不需要上下班打卡,而且允許員工每周在家工作一天,某些特殊崗位甚至可以完全在家辦公。在人才培養方面,寶潔建立了健全的內部培養機制,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總經理。此外,寶潔雇傭了第三方公司調查員工意見,并進行改進。高云松說,只有員工和企業雙贏,企業才能持續發展。他表示,隨著企業利潤的增長,還將不斷改善一線工人待遇。
廣東雅士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俊說,一個企業的競爭力,還表現在對員工的人文關懷上,該公司這些年在改善用工環境方面贏得了員工稱道。公司還為全部員工購買保險和安排住房,并且最低工資比潮州最低工資上調70%達到1200元每月。此外,公司專門設立了300萬元“困難救助基金”,解決員工的家庭困難。每月公司都會為員工舉辦生日會,公司董事長親自參與,讓員工感覺親如一家。為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雅士利出資800萬元建立了足球場、籃球場和羽毛球場。公司還建立了圖書館,讓員工有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會上,省工商聯副主席陳昆表示,將組織學習貫徹勞動法律法規,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遵紀守法。強化行業自律,加強工會與商會的聯系,今后將注重解決非公有制企業在企業用工中的問題。
他還透露,將把推動非公有制企業用工環境改善作為今年工作重點,完善協調企業勞動關系三方機制,以各級工商聯為平臺,推動“非公有制企業勞動爭議協調”活動。
記者劉茜實習生尚玲李靜
|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
來源:《南方日報》 |
時間: 2010-07-16 |
|
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凡本網的所有原創作品,包括標有“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中國勞動關系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您因版權等問題需與本網聯絡,請在15日內聯系[email protected]. |
|
|
|